为深切缅怀历史、筑牢和平信念,响应红色文化教育号召,测通学院研究生会于9月21日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陈列馆开展以“铭记痛史、捍卫和平”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电影《731》热映、全社会广泛关注抗战历史的背景下,本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走近历史现场,感知民族苦难,激发使命担当,坚定报国之志。
一、 凝望历史,在废墟与证据中直面真相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遗址罪证陈列馆前静默肃立。灰色建筑静默如碑,仿佛仍在无声控诉着昔日的罪行。走进展厅,研究生代表们认真观看历史照片、实物档案和复原场景,从细菌战研究装置到受难者遗物,从实验报告残片到军事法庭档案,每一件铁证都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罪行。大家在讲解员的叙述中重回那段黑暗岁月,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 数字赋能,以科技方式重温沉痛记忆
作为测通学院的研究生,同学们尤其注重利用专业视角重温历史。他们通过场馆内的沉浸式影像、电子档案数据库和交互信息终端,深入查阅历史资料,多维还原史实细节。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呈现中,历史不再遥远。同学们纷纷表示,科技不仅是未来的引擎,也应是铭记历史的工具——用技术守护真相,是以专业能力守护民族记忆的切实行动。

三、 留言明志,执笔立心许和平
在参观结束前的留言环节,一位同学郑重写下“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八个大字。这不仅是情绪的抒发,更是青年一代对于历史与未来的理性回应。同学们相继执笔,或书写和平愿景,或表达奋进决心,一词一句,凝聚起传承历史、捍卫和平的集体共识。
四、观影共鸣,在历史与当代对话中强化担当
近期电影《731》引发社会对这段历史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此次实地参观,正是对银幕叙事的一次深度呼应和拓展。同学们表示,镜头中的画面在遗址中变得可触可感,而作为研究生,更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把悲愤转化为科研报国、技术自强的实际行动,做无愧于时代的奋进者。


通过此次参观,同学们不仅进行了一次历史记忆的深刻回溯,也更坚定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的信念。大家一致认为,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测通学院将继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出课堂、走进历史现场,引导广大研究生在沉浸式学习中夯实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