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调剂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的经验介绍
大家好,我叫白冰,今年考研成绩:政治:62,英语:48,数学:92,专业课(数电模电):137,初试总分:339。一志愿报考的是重庆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今年重大的单科线画到了50分,英语单科没过线,最后通过调剂被中国计量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下面就我自身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历程。
数学:众所周知,数学这一个科目是最拉分的,说得数学者得天下也不为过吧。我自己高数看了三遍,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看数学知识点。第一遍看得数学课本(同济第六版),第二遍看得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书上面的练习题一直跟着做完的(是咬着牙做完的),前两遍看得比较快。第三遍是买的考虫(一个考研app)账号,一直跟着考虫老师学的数学,跟着做的笔记和题目。自我感觉如果那些大厚书干看看不进去的话,就可以用一下考虫app,很不错的。当然,数学知识点又多又杂,越看越恶心,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要相信当你咬着牙坚持看完第一遍之后,在复习第二甚至第三遍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有一个关于高数的比较完善的框架,那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言归正传,数学这门课程笔记是必须要有的,一些知识点,高频考点,自己的错题,典型例题等都需要记录,并且还要不断翻阅复习(注意,翻看笔记很有用,说不准做某一类题就会灵光乍现)。数学需要做题,一直做题,反复做题,总之做题就完事儿了,之前的练习题我是跟着考虫app里面的题做得,主要是要记录题型,一定要记录题型,这玩意儿得写到自己的数学笔记本上,没啥事儿就翻得看就行。线代和概率一定不能放掉,其实线代和概率是最好拿分数的,线代和概率每年考的知识点差不多是固定的,解题步骤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给线代和概率投入时间,知识点最多看两遍即可,我是线代看了两遍,概率就看了一遍。如果线代和概率投入的时间和高数差不多,每门课程拿30+不是难题。(注意:千万不能为了高数而占用线代和概率的学习时间,做赔本买卖)。我是十月下旬(有点儿晚了,十月中旬开始刷真题刚刚好)开始做的考研真题,买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刷真题有这个就行了。刚开始1987-2002年份的真题比较简单的(那会儿的题和现在的题型不一样),可以做的快一些,两天三套也行。2007年开始题型和现在一样了,这些题就需要好好做了,把自己的答案写到笔记本上或者自己印的答题卡上,每一道题自己错的地方和一些灵活的解题步骤必须记录。我是死磕到底型选手,遇到题难的年份,我能从上午八点半做数学卷子做到晚上七点半,个人建议可以做的慢一些,但是做好不要一不会就翻答案,自己能写多少写多少,是在不行整张卷子做完再看答案,一定要和答案对照自己的解题步骤。数学说的差不多了,我比较笨,所以用笨办法学数学,这个过程可能有些漫长,但是收到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注意:最后请预留一周的时间做完李林的终极预测四套卷)。
英语:我自己学的也不好,只考了48,我相信其他学长学姐都说的挺好的,你们多多借鉴。硬要我说的话那就是每天一篇阅读必须保证,单词每天都要背,作文还是自己好好写吧,不要相信什么模板什么的,人家老师看的是最真实的东西,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没有用,最终只能考48分。
政治:政治看的徐涛的视频,最后发现选择题还是不会做,知识点太多记不住,这个东西拉不开分数,就是后来有啥题,做啥题,徐涛预测,腿姐预测,任汝芬预测,肖秀荣预测,拿上题做选择题就行了。等到肖四开售,赶紧买,买完背大题,60道大题背就完事儿了。你会发现考试的时候大部分全是原题(起码19年是这样的)。
专业课:专业课是所有考试科目里面最简单的,等九月底十月初开始学就行,去学校官网看看考啥专业课,选一个自己学的最好的,这样会稍微舒服点儿。要是都没学过那就联系一下报考学校的学长学姐,问问有没有专业课资料什么的,这玩意儿一般都会有。专业课就是琐碎的知识点多一些,但是解题步骤几乎是固定的。把考试容易考的高频考点记录到笔记本上,和数学一样,多翻得看,看的多了也就记住了。
关于怎么复习差不多就这些了,考研复习是一件特别特别痛苦的事情,最好抱团学习,大家相互鼓励,万一哪天自己起晚了,总会有人叫你的,没办法,你只能睁着朦胧的睡眼去图书馆疯狂学习(其实这种感觉回想起来也不错哦)。刚开始复习的话每天保证10-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上午八点到晚上九点半差不多,到后来大四上学期每天13-14个小时,就是宿舍-食堂-图书馆-食堂-图书馆-食堂-图书馆-宿舍。请珍惜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吃食堂的机会。
我的作息时间是早上7:40就已经吃完早饭进到图书馆,一上午学数学,每次学新的知识或者做题之前先翻看昨天的笔记,看完一遍再学新的。中午11:30吃饭,12:00回来背单词或者看微信的人民日报(注意:建议自制力较差的同学把游戏全部卸载,抖音什么的小视频软件全卸了,实在不行把应用商店也卸了,等考完研自己想办法再把应用商店下载回来。)中午困了就趴一会儿,下午2:00起来做阅读学英语,4:30吃晚饭,5:00回来先做政治选择题,7:00开始看专业课,一直到9:30。晚上回去随便那几本笔记本,看着看,11:30赶紧睡觉。等肖四开售,十二月份每天晚上回去10:20找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背政治(比如说楼梯间),背到困得实在是背不进去为止,12:30也差不多了。
考研资料的话获得渠道很多的,以下这些公众号每天都有免费领取资料的连接,反正不管看不看,先保存上,万一看呢。
最后我想说一下调剂的事情,等到初始分数出来之后,先判断自己是否有机会进一志愿学校的复试,可以参照往年的分数线。
第一种情况,自己的初始分数超过分数线很多,那么恭喜你,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准备自己的复试,一定要好好联系报考学校的学长学姐,学长学姐是最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渠道,之后可以联系老师,给老师发邮件(包括自己的信件,成绩单,简历等,这些网上都有模板,到时可以百度)。
第二种情况:就是自己的初试分数远远不够报考学校的分数线,也不要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赶紧找自己的辅导员要别的学校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咱们学院的话找邬老师就够了,要啥有啥)。也可以加一些调剂群,不过这些QQ群需要付费进群,我就加了一个花了12.5元,人家群里面的学校调剂信息很全,而且群主也会解答疑惑。感觉需要调剂的同学加一个没坏处,调剂信息会及时发布在群里。之后要做的就是联系老师,给老师发邮件(包括自己的信件,成绩单,简历等,这些网上都有模板,到时可以百度)。还有就是看看人家学校复试都是啥流程,考啥,着手开始准备复试。
第三种情况:也就是最痛苦的一种情况。你的初始分数就在报考院校分数线边缘徘徊,有可能进复试,也有可能不进复试,你需要做的就是先联系老师,给老师发邮件(包括自己的信件,成绩单,简历等,这些网上都有模板,到时可以百度)。准备一志愿学校的复试,毕竟理想还是要有的。与此同时,把假期打游戏的时间用来找调剂学校,要看好调剂学校的复试时间是否和一志愿学校的复试时间冲突。如果最后幸运的进了一志愿学校的复试,那也要准备好调剂的打算,因为进一志愿复试,自己的分数也是垫底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刷,找调剂学校就是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如果最后不幸的没进复试,那就着手开始准备调剂学校的各项事宜,但是此时你面临的事情就是复习了那么久一志愿学校的复试科目,最后没进复试白复习了。相信我,没有白复习这么一说,那点儿专业课的玩意儿在哪里都能用得上,就当自己多学一点儿。一志愿学校凉了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先联系老师,给老师发邮件(包括自己的信件,成绩单,简历等,这些网上都有模板,到时可以百度)。还有就是看看人家学校复试都是啥流程,考啥,着手开始准备复试。
最后,我相信学弟学妹学的肯定都比我强,祝大家都会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