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弟学妹谈经验系列之二百一十九

发布者: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 作者:发布时间:2018-04-16浏览次数:292

                  ——檀俊涛考取深圳大学研究生的经验介绍
为什么考研?是否选择跨专业考研?考研院校的选择?考研的复习策略
    为什么选择考研,是逃避就业水一个文凭,还是有点科研理想,如果是前一种选择我觉得研究生阶段会过得比较痛苦,三年的社会经历可能会比研究生学历来得更重要,目前考研大环境下,考研难度逐年增加,不仅是考研人数年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统招的名额也是每年都在减少,老师都偏爱保研的学生,目前2018年考研报考的人数达到了238万,2017年201万,增长了30多万人,有相当一部分的二战考生,所以选择了考研就要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目前计算机和金融专业是考研的热门专业,每年有大量的跨专业考生选择这两个专业,所以说这两个专业在热门院校的考研难度相当大,选择跨专业考研,本科学习过的专业知识都派不上用场,想清楚跨专业是否值得,对未来的发展是否有更大的帮助。当然同样兴趣也很重要。跨专业的备考策略初试必须争取高分,弥补复试中的不足。复试导师肯定是偏爱本专业的学生,别人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也是比我们跨专业的扎实,我大2在校外培训机构培训了一年,所以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所以复试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考研院校的选择一定要下大功夫,如果你从一志愿落榜,想调个好点的学校难度是非常大的,下面我说说我当初择校的一些策略,曾经了解过一个词叫沉默的数据,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些同学看到上届的学长考上了某个学校,他可能会认为上一届有人考上,所以考上的几率会比较大,这种情况下,继续重叠,会导致更多的人报考这个学校,有可能某一年报考的人数会到达顶峰,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爆炸,而也有可能会某一年人数会很少,导致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骤降,这就算是报考院校的大小年。 今年有一句“风里雨里,中科大等你,300分科大”,就是这么来的,结果报录比惊人,大多数人成为了炮灰,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惜。同样像浙大,今年1800多人报考计算机而仅仅录取100人。北京邮电大学今年计算机遇冷,有好些组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今年南京大学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因为是第一年成立,报考的人数很少,招收了大量的调剂。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理性择校,切勿跟风报考,根据目前的形势,19年考研的人数也不 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而报考名校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在选择报考的院校时,你应该了解到这个学校会不会歧视考生本科出身,双非考上该名校的几率有多大,如果考学硕,它会推免多少人,留多少名额给统考,一般情况下专硕的难度比学硕是要小很多的。
该校前两年报录比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你要报考的学科大环境是怎么样的是大热还是大冷?你要报考这所院校,你有多少把握一定能上,自己是否年轻,家庭情况是否允许自己失败,如果失败了要怎么面对?等等一些因素你都是要去思考的?
    院校实力你们可以参考去年出来的双一流,或者是教育部各学科的第四次评估。像我报考的深圳大学计算机学硕报考人数是450人,招收人数是26人。华科计算机今年复试线是345,不过有大量的初试400+被刷,浙大复试线是362,所以会有大量的高分的学生去双非调剂。相对热门专业,像化学,材料科学,生物,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考取名校的难度会小很多。
我的择校建议:
    结合自身实力和该校的专业课难度及相关的报录比,如果能报考985还是报考985。不过也有一些稍微容易一些的985院校:中国农大,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考取985的跳板。 考虑211像比较强势的北京邮电大学,南航,南理(这些院校考取难度不低于部分985)一般来说选取一个中流的211就能稳上,
其次,如果你不在乎双非双一流的名头的话,一些某些专业很强的院校也可以考虑,计算机学科像深圳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都比较强,不失为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推荐一些985院校的软院性价比很高(中科大软院,南大软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这些软院考取难度相对来说会低一些,今年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年开始招生(以往和哈工大联培,奖学金高,大牛多)今年你们可以关注一下。
考研的复习策略:我的考研分数是339 数一89 英一68 政治68 专业课(代码408) 114
    数学我是从3月份开始复习的(分数难看,复试老师问我数学怎么考这么点,我说发挥失常)数学就不详细说了, 我前期看的是张宇的视频,一直刷他的1000题,一直到八月份开始做真题,真题一定要吃透(当然2018情况好像刷真题没什么必要了)到快考试的前期开始做做模拟题,推荐张宇和李正元老爷子的(今年压到了原题)。题目不要多,但是一定要吃透每一种题型。
    英语背单词很重要,我是用软件记单词,每天都坚持打卡,平时有空看看英语文章,像念念有词那些书没用过,我觉得看视频比较浪费时间,然后就是开始刷真题了,从97年一直到2017年,每一篇阅读理解,长难句理解透彻。刷几个来回问题就不大了,最后几个月练练新题型,作文。
    政治,暑假开始可以做做肖老师的1000题,搭配着徐涛的视频理解,有时间就记记关键的知识点没时间就算了,同样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学习软件进行刷题,B站上有徐涛的一些视频,最后两个月开始做做模拟题,背肖八,肖四,徐涛的小黄书,重点推荐我老乡徐涛老师(今年应该压得分值最多,不过我没背),一般来说跟着徐涛和肖秀荣两位老师,都能取得不错得成绩。
专业课,我考的专业课是408(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像浙大,中科大,上交,复旦,同济,中山考的都是408。如果有意报考专业课代码408院校的同学可以和我交流。Q:1002568942
    工科复试,老师看重的是科研(不过大部分本科生没有)项目和竞赛经历,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计算机学科导师喜欢数学好的同学,如果能过6级是个加分项。
预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