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理工,有这样一位教授,他为人低调谦和,衣着简朴,但学术严谨。他深爱着传感器技术与安全监测技术的科研工作,25载如一日,以更精确的测量、更安全的设备、更方便地使用为其科研目标,研制了许多精确的测量仪器及传感设备。他培养了一大批在专业领域拥有良好能力与技术的青年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感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为我校及黑龙江省的科研教学工作者做了很好的表率。他是一颗沉默的金子,一名真正的学者。他就是我校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丁喜波教授。
潜心钻研攀高峰
在丁喜波老师的作息时间表里,没有双休日,也没有特定的节假日,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和科研上面。当问到丁老师为何如此潜心于科研事业时,他的回答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质朴,仅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兴趣、坚持。“我们做的科研工作较为复杂,设计的产品结构要求十分精密,在外人看来,这工作十分枯燥,若是没有了兴趣和坚持,就会充斥灰心与丧气,产品也就做不下去。”正是凭借着这份兴趣与坚持,丁老师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接手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近年来,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承担并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企业合作课题,已完成的课题有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与企业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均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解决了大量的难题。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申报并得到授权的专利8项,他研制的敏感元件老化分选系统、敏感元件冷态电阻测试仪、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等多种仪器得到了应用厂家、单位等多方好评。多年来取得的卓著成就和积累下来的极高声望没有让丁老师止步不前。他说:“多一份知识就意味着多一份责任,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
早在2000年,丁老师就了解到,我国煤矿内部条件十分恶劣,其内部充斥了甲烷(瓦斯)、一氧化碳等各种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轻则会加大煤矿作业的难度,重则会威胁到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因此,安全检测煤矿内部有害气体的浓度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燃煤开采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矿井内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些科研成果,但大都没有解决安全检测煤矿内部有害气体的浓度的主要问题,如:普遍存在校准周期短(设备在煤矿内工作七天就必须拿出校准),测量精度低,难以适应高浓度有害气体环境并受到冲击等缺点。有时,这些设备甚至可能成为煤矿中的“危险源”,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气体检测领域,正好是丁老师的专业,出于一个学者的责任感和对科研工作的热爱,“研发一台摒弃现存于市场的设备的诸多缺点并有自身突出优点的检测设备”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悄然成型。
责任在肩挺身出
2007年,丁喜波老师和他的团队就已经研发出了仪器的雏形,但仍然存在高浓度气体下运行精度超标等各种瑕疵。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丁老师带领着他的实验团队对仪器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测试,在追忆那段时光时,丁老师不禁感慨:“当时我们真是走了很多弯路,有些时候甚至是无路可走。”在测试的过程中,仪器的问题层出不穷,经常是解决了一个又冒出两个,有些问题甚至是矛盾的,解决了一个就不好解决另一个。面对仪器的各种“疑难杂症”,丁老师反复告诫研究人员不要退缩,不要气馁,一门心思扑到产品研发的工作上去。就这样,仪器的设计图画了又画,改了又改,仪器中的程序编了又编。到2011年底,所有问题终于在他们的毅力和意志下被全部解决。
这台汇集着他们心血的仪器被命名为“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它克服了较高浓度下仪器稳定性差的问题,并将仪器的校准周期拉长到了现今市场上大部分仪器的10倍左右,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并且不会再成为危险源,达到了国家顶尖的水准。2012年,丁老师的仪器被龙煤集团下属的多处煤矿试用,试用的单位反响强烈并把仪器达到的技术指标及效果上报给国家安监局,相关部门已经考虑修改瓦斯传感器煤矿行业标准。丁老师的“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能够有效减少井下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感技术及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煤矿瓦斯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关键技术问题。根据文献检索和其他方面资料,该技术为国际首创,解决了长期困扰该技术领域的技术难题,填补了这方面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范围的空白。
多面开花结硕果
丁喜波老师一直奋斗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他给测控专业本科生讲授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高性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的“DPS原理与应用”等课程,都广受学生的喜爱与关注。学生们纷纷反映:“丁老师上课几乎不翻书,但他讲的一字一句都紧紧扣住书上的每个知识点,他上课的样子潇洒无比,关键内容和知识要点他都能信手拈来,我们听他的课真是如痴如醉!”
丁老师常常教导学生:“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他非常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类专业相关的竞赛,主张学生把自己学过的知识拿出来用,拿出来和别人比。2011年,他指导的2010、2011级研究生组成的四个团队在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比赛分别斩获了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他指导的2009级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赛上斩获赛区二等奖1项;2012年,他指导的2011、2012级研究生组成的3个研究生团队在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比赛上斩获三等奖3项;他指导的2010级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赛上斩获赛区一等奖1项。2013年,他指导的2011、2012级的7名研究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而就在不久前,更令人振奋的消息翩然而至:丁老师的2011、2012、2013级研究生组成5组参赛团队,在首届大学生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创新设计专业组比赛中喜获佳绩:有3组入围决赛,并将在11月初与来自全国的优秀大学生队伍角逐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其余两组有1组获得三等奖,1组获得成功参赛奖。
一片赤诚育英才
丁喜波老师鼓励并支持学生在完成实验室工作的前提下去做开拓创新,并把自己认为有前途、有意义的科研任务交给学生完成,给予他们技术与经费上的支持。他反复告诫学生:科研工作者必须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千万不能浮躁用事。他说:“如果用知识不做出有实际效用的东西那就没有意义!”正是丁老师的这种培养模式,使他的学生形成了一种“崇尚理性,学而惟用”的良好风气;正是丁老师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他的传感技术实验室里涌现出了一批批专业的可塑之才。在学校的学习中,他们都纷纷取得优异的成绩:2012年,丁老师的部分学生参与首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就有两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每名导师不超过两人)。他们毕业后,都进入了国内乃至国际著名企业、事业、校级单位任职,如: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信、艾默生过程控制流量技术有限公司等,有的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丁老师在取得科研工作与教学事业的“双丰收”后,谦虚地说:“我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必须时时刻刻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就像‘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这个仅有两个巴掌大的小家伙身上就汇集了物理、化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如果停止学习,我就会退步,就再也做不出好东西了,也不用去教学生了。未来,我还希望做很多东西,因为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工作!”丁老师介绍,他的未来科研计划有几个已经初步成型:第一、高性能低成本风速检测;第二、灾害冻雨检测;第三、全量程甲烷检测;第四、工矿企业系列安全检测产品。这些研究工作的部分产品样机已经通过企业生产试用并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还在根据实验和生产试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攻关、改进。除此之外,丁老师还接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国防基础研究课题一项和企业合作课题两项。
“学为人师,教学相长”,丁老师用20余年教学科研工作深深诠释了这8个字的重量。在我校,如同丁老师这样无私奋斗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上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潜心的钻研,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中国在国际学术界与技术领域抢夺下一个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阵地,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在西方诸强等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封锁下硬生生地打开了一扇扇全新的知识大门,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谋求了一次次发展的机会。我们的学校和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学者,才能像今天这样朝气蓬勃,才会迈开大步走向富强!
“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但用斧凿,得进一寸是一寸,得进一尺是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这段话充分地概括了科研工作者那份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精神。谨把这句话送给丁喜波老师,祝愿他和他的团队继往开来,创造新的辉煌!
潜心钻研攀高峰
在丁喜波老师的作息时间表里,没有双休日,也没有特定的节假日,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和科研上面。当问到丁老师为何如此潜心于科研事业时,他的回答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质朴,仅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兴趣、坚持。“我们做的科研工作较为复杂,设计的产品结构要求十分精密,在外人看来,这工作十分枯燥,若是没有了兴趣和坚持,就会充斥灰心与丧气,产品也就做不下去。”正是凭借着这份兴趣与坚持,丁老师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接手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近年来,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承担并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企业合作课题,已完成的课题有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与企业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均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解决了大量的难题。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申报并得到授权的专利8项,他研制的敏感元件老化分选系统、敏感元件冷态电阻测试仪、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等多种仪器得到了应用厂家、单位等多方好评。多年来取得的卓著成就和积累下来的极高声望没有让丁老师止步不前。他说:“多一份知识就意味着多一份责任,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
早在2000年,丁老师就了解到,我国煤矿内部条件十分恶劣,其内部充斥了甲烷(瓦斯)、一氧化碳等各种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轻则会加大煤矿作业的难度,重则会威胁到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因此,安全检测煤矿内部有害气体的浓度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燃煤开采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矿井内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些科研成果,但大都没有解决安全检测煤矿内部有害气体的浓度的主要问题,如:普遍存在校准周期短(设备在煤矿内工作七天就必须拿出校准),测量精度低,难以适应高浓度有害气体环境并受到冲击等缺点。有时,这些设备甚至可能成为煤矿中的“危险源”,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气体检测领域,正好是丁老师的专业,出于一个学者的责任感和对科研工作的热爱,“研发一台摒弃现存于市场的设备的诸多缺点并有自身突出优点的检测设备”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悄然成型。
责任在肩挺身出
2007年,丁喜波老师和他的团队就已经研发出了仪器的雏形,但仍然存在高浓度气体下运行精度超标等各种瑕疵。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丁老师带领着他的实验团队对仪器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测试,在追忆那段时光时,丁老师不禁感慨:“当时我们真是走了很多弯路,有些时候甚至是无路可走。”在测试的过程中,仪器的问题层出不穷,经常是解决了一个又冒出两个,有些问题甚至是矛盾的,解决了一个就不好解决另一个。面对仪器的各种“疑难杂症”,丁老师反复告诫研究人员不要退缩,不要气馁,一门心思扑到产品研发的工作上去。就这样,仪器的设计图画了又画,改了又改,仪器中的程序编了又编。到2011年底,所有问题终于在他们的毅力和意志下被全部解决。
这台汇集着他们心血的仪器被命名为“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它克服了较高浓度下仪器稳定性差的问题,并将仪器的校准周期拉长到了现今市场上大部分仪器的10倍左右,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并且不会再成为危险源,达到了国家顶尖的水准。2012年,丁老师的仪器被龙煤集团下属的多处煤矿试用,试用的单位反响强烈并把仪器达到的技术指标及效果上报给国家安监局,相关部门已经考虑修改瓦斯传感器煤矿行业标准。丁老师的“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能够有效减少井下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感技术及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煤矿瓦斯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关键技术问题。根据文献检索和其他方面资料,该技术为国际首创,解决了长期困扰该技术领域的技术难题,填补了这方面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范围的空白。
多面开花结硕果
丁喜波老师一直奋斗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他给测控专业本科生讲授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高性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的“DPS原理与应用”等课程,都广受学生的喜爱与关注。学生们纷纷反映:“丁老师上课几乎不翻书,但他讲的一字一句都紧紧扣住书上的每个知识点,他上课的样子潇洒无比,关键内容和知识要点他都能信手拈来,我们听他的课真是如痴如醉!”
丁老师常常教导学生:“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他非常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类专业相关的竞赛,主张学生把自己学过的知识拿出来用,拿出来和别人比。2011年,他指导的2010、2011级研究生组成的四个团队在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比赛分别斩获了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他指导的2009级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赛上斩获赛区二等奖1项;2012年,他指导的2011、2012级研究生组成的3个研究生团队在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比赛上斩获三等奖3项;他指导的2010级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赛上斩获赛区一等奖1项。2013年,他指导的2011、2012级的7名研究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而就在不久前,更令人振奋的消息翩然而至:丁老师的2011、2012、2013级研究生组成5组参赛团队,在首届大学生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创新设计专业组比赛中喜获佳绩:有3组入围决赛,并将在11月初与来自全国的优秀大学生队伍角逐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其余两组有1组获得三等奖,1组获得成功参赛奖。
一片赤诚育英才
丁喜波老师鼓励并支持学生在完成实验室工作的前提下去做开拓创新,并把自己认为有前途、有意义的科研任务交给学生完成,给予他们技术与经费上的支持。他反复告诫学生:科研工作者必须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千万不能浮躁用事。他说:“如果用知识不做出有实际效用的东西那就没有意义!”正是丁老师的这种培养模式,使他的学生形成了一种“崇尚理性,学而惟用”的良好风气;正是丁老师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他的传感技术实验室里涌现出了一批批专业的可塑之才。在学校的学习中,他们都纷纷取得优异的成绩:2012年,丁老师的部分学生参与首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就有两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每名导师不超过两人)。他们毕业后,都进入了国内乃至国际著名企业、事业、校级单位任职,如: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信、艾默生过程控制流量技术有限公司等,有的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丁老师在取得科研工作与教学事业的“双丰收”后,谦虚地说:“我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必须时时刻刻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就像‘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抗冲击甲烷传感器’,这个仅有两个巴掌大的小家伙身上就汇集了物理、化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如果停止学习,我就会退步,就再也做不出好东西了,也不用去教学生了。未来,我还希望做很多东西,因为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工作!”丁老师介绍,他的未来科研计划有几个已经初步成型:第一、高性能低成本风速检测;第二、灾害冻雨检测;第三、全量程甲烷检测;第四、工矿企业系列安全检测产品。这些研究工作的部分产品样机已经通过企业生产试用并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还在根据实验和生产试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攻关、改进。除此之外,丁老师还接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国防基础研究课题一项和企业合作课题两项。
“学为人师,教学相长”,丁老师用20余年教学科研工作深深诠释了这8个字的重量。在我校,如同丁老师这样无私奋斗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上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潜心的钻研,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中国在国际学术界与技术领域抢夺下一个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阵地,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在西方诸强等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封锁下硬生生地打开了一扇扇全新的知识大门,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谋求了一次次发展的机会。我们的学校和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学者,才能像今天这样朝气蓬勃,才会迈开大步走向富强!
“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但用斧凿,得进一寸是一寸,得进一尺是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这段话充分地概括了科研工作者那份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精神。谨把这句话送给丁喜波老师,祝愿他和他的团队继往开来,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