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弟学妹谈经验系列之二百零六

时间:2018-04-08浏览:304

              ——梁泰铭考取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的经验介绍
作者简介:梁泰铭,测控14-4班的学生,团员。
    大家好,我是14届测控4班的梁泰铭,本人考研报考的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感谢邬长明老师给我一个机会能跟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考研的经历。在我个人看来考研就是人生中的一场选择,我感觉我最后的结果都是我自己之前的选择埋下的伏笔。
选择是否考研
    当时在考虑是否考研的问题上自己想了很多。考研到底为了什么?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是给自己青春一个奋斗的契机,还是漫无目的的随众考研?想了很多,最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是寻找继续学习的机会,只是学习的东西和方式不一样。并没有说找工作或是考研两者之间有更好的一方,因为往后的路谁也说不准。往后考研的趋势我感觉会日益上涨,所以一旦选择考研后就该义无反顾地投入,不用想结果,注重过程,这样才能在考研这条独木桥上走的有信心,回首你会觉得自己是多么棒的一个人。
选择专业
    个人感觉研究生阶段是专业比学校重要,很多人高考是不知道自己专业到底是学什么就报了,考研就给了你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专业分两种:本专业和跨专业。本专业的话就没什么好说的,我建议就按照自己专业的全国高校排名自己选学校。而跨专业而且是大跨的话(大跨就是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我建议,除非是你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并具有这个专业的强硬的底子,不然你跨专业一点优势都没有。
选学校
    人分三六九等,学校自然也分等级。现今中国虽然取消“985”、“211”,取而代之的是“双一流”,但“双一流”的名气至少得过5年才能看出它的成效,所以当今企业招聘还是看重“985”和“211”的。那至于选“985”还是“211”,那得看你的能力,不是说你有志气要考“985”,最后努力就能考上。建议你参考一下你两门大专业课你掌握的程度,毕竟两门加上是300分。最后考研结果出分,我发现,政治和英语决定你资格(是否能去复试),而两门专业课决定你的高度甚至是决定你最后是否被录取。选学校还有几个因素,包括是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城市,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当然考研难度是依次递减的,这个还是好好考虑,毕竟有可能决定你以后工作的城市甚至是你从今以后一直生活的城市。
一些琐碎的选择(以下选择因人而异)
    选择是否报班 纵观我班报考研班的同学都考得不好,个人认为报班会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建议不报。
选择是否看视频 这个得看人,有些人就是听不惯网课,没关系,有    人自己闷头学最后也能学得很好,但我建议政治可以看强化班和预测班,数学可以看强化班,其他不看都可以。
选择资料和老师
    政治:推荐蒋中挺的视频和肖秀荣的三件套、肖4、肖8
    数学:高数:汤家凤、张宇都可以;线代:强力推荐李永乐(建议先看张宇的再来看李永乐的,不然你会跟不上的);概率:王式安、张宇都行
    资料: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张宇的36讲、汤家凤的1800题、李永乐的660题(真心推荐,这本题是真的好)、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6+2等等...
    英语:随便一本较全的单词书(推荐新东方的),黄皮书、考研真相
    专业课:你可以在QQ上搜你考的那个学校的考研群,里面有卖资料的,最好找学长学姐要(学长学姐人都很好,别害羞,放心问)
    其它资料和经验,都可以在贴吧和知乎上找到,还有B站(是一个好东西,许多公共课和专业课视频都能找到)和考试点网等等...
    最后,与其把时间用在焦虑和计算结果上,不如现在开始做一件手边的事情。不必问,做这个有没有用啊,我能不能成功啊?你尽管去做,成与败,做了才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希望你能成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