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志同学考取东南大学的经验介绍

时间:2016-05-23浏览:607

作者简介:孙义志:通信12-1班学生,今年考取了东南大学的研究生。
报考学校专业:东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专硕
初试成绩:数学108 专业课100 英语68 政治56 总分332
按时间顺序的复习过程:
    大概是在2015年年初正式确立考研的想法,不过现在想想,可能心里潜意识的想法也一直是走考研这条路,于是从寒假回家就开始看数学书本,但却还是没有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看书的效果甚微,书没能看完,甚至连四分之一都没看上。
    春天开学之后,其实还是以学校的课程为主了,而关于考研的复习只看了英语,从网上下载的新东方考研英语视频来看,讲的只是核心词汇,大概有一千多个吧,然后平常上课也有空就背背英语单词,就这样一直到了六月份六级考试前后,总之从三月开学到六月中旬我最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学校的课程上,其次就是英语,再次就是数学,不过数学基本等于没看。
    六级考完之后,我就把复习的重心转移到了数学上,开始看的是视频,汤家风老师的,然后看完对应的章节就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天也有背单词,就这样一直复习,把高数复习了一半,线代概率都没开始复习,然后转眼就快期末考试了。期末考试的复习并没有浪费我太多时间,因为可能上课也经常的听讲,每门课用的复习时间不足一天,而且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给别人讲。但是考试对于复习的冲击并不在于时间上的占用,而是这种对考研复习的连贯性的打破,也就是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干扰的人。
    期末考试结束以后开始JAVA的课程设计,再然后就去了大连,从大连回来之后回家了十天,就这样到了7月末8月初,这段时间的复习等于是放下了。综合来讲这段时间的复习还是充满了遗憾,感觉并没有良好的进行甚或是维持复习。
    8月初,又继续开始复习数学了,这次的复习依旧是以视频为主,不过换了个张宇老师的视频,就这样一口气看完视频,记笔记,做全书,到了9月中旬,总算是将数学复习完一便,期间也一直在做习题集。
    这时候就要考虑择校了,一个是10月份考研报名,另一个也是准备10月份开始进入专业课与数学并行复习阶段。我择校的依据比较怪异,是以他们初试科目为首要依据,我选择了初试科目为“信号”和“数电”的学校;但也没有专门查询符合条件的学校,只是偶然听说东南考的就是这两科,于是综合学校地点和学校实力等因素,就决定考这个吧,对于其他学校的了解也是甚少,虽然后来听说哈工大也考这两科,但是个人想去南方看看,于是也没有改变我的初衷。
    这样到了10月份,在此之前的复习一直都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平常也经常看电影、娱乐节目的,但是10月份开始我觉得应该用我可以尽到的最大的努力去复习了,于是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规定在早六点与晚十二点,全天尽量的在图书馆学习,而这学期的课程我几乎可以保证一点都没听,后10周的课程也都不去了。我并不是认为去上课真的会影响复习,但这距离考研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真的需要将自己置于一种应有的环境中去,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未来。10月末,信号与系统看完一遍,做了笔记;数学30年真题做完。
    11月份的复习计划是每天一套数学真题再来一遍,再加上模拟题与习题;专业课也开始进行真题;英语开始做真题阅读,单词也要背;政治的复习只放在晚上10点以后。而最终数学真题第二遍只做了一半,然后就转为整理难题错题了;模拟题只做了一遍,对过答案后再也没看。专业课真题做完一遍,将自己的答案整理出来,不会的题重点标注。英语阅读做完,单词只背了阅读里的生词。政治肖秀荣1000题只做了一半。
    12月初,确实有一种临近考试的压迫感,但是却一点都不紧张,还是在将11月份的复习收尾。12月10号以后的复习重点转移到了政治上,做肖四的选择题,背肖四的大题。其他学科的复习主要以回顾笔记和错题为主,基本不做题了。
12月26、27接受“审判”。
按学科划分的复习规划:
数学:
    用书:复习全书(李永乐);习题集(汤家风1800题);真题(张宇30年真题);
模拟题(张宇八套卷、四套卷);教材(本科教材,仅偶尔查阅,没细致看过)
    视频:张宇基础班,张宇强化班(核心)
    规划: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我用了两个月,这个阶段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顺序肯定是按书上章节顺序,学科顺序因人而异,我是高数、线代、概率串行复习。不论是看视频还是上辅导班,一定要课上认真记笔记,课后做全书巩固,觉得全书不够再做些习题,就这样做完所有笔记,一直将全书做完,习题做完。一轮复习算是结束。
    一轮复习并不重在记忆,而重在理解,也就是保证看着自己的笔记会做所有的基本题型,出现做好几遍都不会的题很正常,万事开头难,一轮复习一定要咬紧牙根吃住劲,逐渐形成自己复习的惯性,静下心来,找到做题的感觉,反复翻看笔记,早晚会理解性的将笔记背下来。
    第二轮复习的核心是真题,严格规定三小时一套,多长时间一套因人而异,我平均1.5天一套。做真题就要有宏观整体的知识体系,所有知识点在脑中不分先后,也不分块,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灵活处理多知识点结合的题型,甚至多学科的。同样刚开始的时候会不会做,做不完,这是从全书向真题过渡时的一个必然不良反应,坚持做完仔细对答案,整理标注错题,翻看忘记的知识点。多做几套之后就有感觉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准。
    第三轮复习做模拟题,模拟题一般难度较高,能像对待真题一样当然最好,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避重就轻;同时做模拟题时不忘时常回顾真题与笔记,当临近考试时也应保证隔三差五做一套题,维持“手感”与计算量。这样就可以从容进考场了。
    总结:数学的复习绝对是重中之重,不仅是因为150分的分值,同样在于它是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学好对专业课的复习会起到很大帮助,事实上我的专业课复习就开始在数学一轮复习之后,当时已经快10月中旬了,但我的专业课复习还是游刃有余,两周半就把信号上下册近十二章的内容看完了,期间还记了笔记,做了课后习题。同样数学一轮复习作为8、9月份正式复习的主体,10月份全力复习的基础,还起到了构建良好复习状态,维持复习惯性的重要作用,每天车轮式的复习状态很容易将其他学科带入进来。 
英语:
    用书:背单词软件(有道词典考研单词词库及其单词本功能);
背单词书籍(新东方绿皮乱序,超厚,没背出第一节。。。)
阅读真题(张剑黄皮书系列,这里有个配套的单词小薄本,感觉挺好用的);
    视频:新东方周思成考研英语词汇,他讲的挺搞笑,还会在每节课结束时讲一些启发人鼓励人的真人真事,总之我觉得他的视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规划:我英语的复习规划显得很简单,但绝对抓到了最主要的两点。单词和阅读。
首先就是单词,一定要狂背、狂背、狂背,去年的春天开学我就开始看周的视频,将他讲的核心高频单词记在笔记上,记完之后就在纸上划拉,看他的视频我的手就没停过,周说单词每天一定要坚持连续背三小时以上才能看到效果,我深以为然,背单词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就是一根笔芯,将一张张的纸“涂成”全黑,甚至坐公交的时候也掏出手机背单词。课上的时候除了想听的课也都在用手机背单词。背单词的技巧确实有些用处,但是在长时间的背诵面前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种技巧视频里也会提到,关键还是要踏踏实实的背诵。就这样我从4月背到6月,什么题都没做过,就凭借单词的基本功把六月份的六级过了。
然后是阅读,从11月份才开始做英语真题,而且只做了近十年的阅读,也只做了一遍,其他题型一概没有准备,考试时都是第一次见到。
    总结:复习计划挺好,但是没有太坚持,背单词的热度只持续到7月初,后来10月份才又将单词拾起,这次是拿新东方大绿书背的,背的很不认真,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冲击,留给英语的时间并不多,阅读练来练去也没有感觉有所提升,因为英语是最靠功夫的,没有任何弯弯绕,就拿12月份又考了一次六级来说吧,只打了360多分。而考研英语打了68分还是靠今年的英语特别简单,10分的新题型是一道初中水平的七选五,等于白给分,大家普遍七八十分。
所以英语的复习还是要“丰满”一些,才能取得高分。
政治:
    用书: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肖四(选择、大题);大纲解析(红宝书);
       石磊保命三十五分(选择题知识点);风中劲草(背诵版的知识点);
       石磊历年真题解析(只做了近五六年的选择题)
    总结:政治的复习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所以也没啥规划了,最终只打了惨淡的56分,选择题只对了一半。但是让我说政治复习的缺陷还是能说出来的。
首先就是复习的太晚了,11月份才开始在每天晚上回寝之后10:30看一个多小时的视频,直到考前肖秀荣1000道选择题连一半都没做上。然后就是选择题还没整扎实,就开始了考前两周狂背肖四压的大题了,最后还全都没中,自己胡乱写的,有人可能会问,全都没中怎么写???你别管,我就会写,你到时候也会写,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你的漂亮话有多么多了,就这样凭借着自己从小学以来16年的政治熏(du)陶(hua),大题还瞎写了快30分呢。考前两周的努力基本等于白费,再一个考前两周的政治背诵还让我没时间做数学题,导致数学考试时计算能力跟不上。。。
    所以政治的复习至少从10月份开始做选择题,而且一定要以选择题为复习重点,选择题是非主观题,硬性得分,谁也抢不走。大题答得再天花乱坠不过是1、2分的差距,况且背选择题知识的时候也有大题的知识点啊。有人说选择题的得分乘以2就是政治最后的总分,反正我是信了,我政治选择对了一半,大概25分,最后总分56分,总之我的政治复习就当个反面例子引以为前车之鉴吧。
专业课
    用书:报考院校要求的教材,最好再来本配套的课后题解析;
历年真题资料,多多益善,以近年来为重。
    规划:将专业课放在最后并不是它不重要,只是因为它是报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区别所在。不同学校的专业课不仅考的科目不一样,数目不一样,风格不一样,难度也大相径庭。是需要定好考什么校之后再复习的科目。
    专业课的复习相对数学滞后一些,但也别太靠后了,而且专业课也是我认为四门科目中唯一一个需要通读书本的学科,因为东南大学通信专业课考得特别细,难度也偏高,大题的难度已经可以碾压九成以上的学校,而最变态的却是选择题,真的是细到不能再细了,有许多题的答案多年来几经勘定,水平不足的人甚至觉得题出的不严谨,如果不看书会有很多题答不上,而且最恐怖的是近些年在选择题中总有那么一两个是多选,问题是根本不知道是哪道,仿若芒刺在背,让人难以下笔,考后我本以为自己的专业课至少能打120分,却只打了100分,最终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东南考信号(100分)和数电(50分)两科,肯定是先复习信号再复习数电,都是先看书记笔记再做真题,有余力的可以在看书时做些课后题,注意整理错题,回顾笔记。总体的复习套路可以照搬数学的。
最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资料的获取途径,有如下几种:
    1. 报考学校官方的考研资料网站,相当于厂家直营的专卖店,资料超贵,一套下来上千,尽管如此甚至还会出现不全的情况,因为有些试卷,比如说东南的复试真题从03年后就开始封题,官方的网站会以封题为由不做整理,而论坛会整理出回忆版,甚至“偷”出一两套原卷,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料。所以千万别上这种网站买。
    2. 非官方的资料网站,相当于厂家授权的旗舰店,同上,只是价格稍稍便宜一点点。
    3. 论坛式的网站,东南有个东大无线电论坛,相对以上两种,论坛就靠谱多了,首先注册个号,然后购买他们的资料套餐,总共大概也就300多,赠送直到复试前的会员认证,可以参与对应的会员答疑交流版块,就算没有坛友答疑,也有专门的老师答疑。复试的资料与会员需在初试过后另行购买,大概200多。论坛还提供学校本部的辅导班,初试的在国庆期间一周,复试的在考前三五天。初复试资料我都买了,但辅导班没报,一个是要去南京,再一个感觉没必要。
    4. 某宝购买,某宝可能买到两种资料。一种是论坛的资料,一种是官网的。我是个善于做万全准备的人,于是初复试都买了某宝资料已作补充。初试资料买到的是论坛的盗版资料,但是盗版胜似正版,而且只有160;复试资料花了150买了一个毫无营养价值的官网资料。所以如果不想要论坛的答疑功能也可以在某宝上淘淘。
    5. 一个靠谱的考研QQ群
在一个靠谱的QQ群面前,以上四种途径皆为浮云,我加了一个QQ群叫:东大通信考研群(这个群复试后已解散)。里面有以上所有初试资料的电子版!!!,而且清晰度很高,还不含论坛水印,均可免费下载,你想打印100份也没人管。不过QQ群的答疑方面不如人意,因为群主也就是个学长,提供一个免费分享的平台已经不错了,问群里的其他人也基本不会回答你的。但是资料真的宝贵,还不花钱。
     6. 一个靠谱的学长
学长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过来人永远都最具发言权,我的复试真题资料就是学长给的,论坛非要卡在考前不几天发布,而早在此之前,我就从学长那里获得了。初试的整个过程我没有麻烦学长,但初试成绩下来之后我就联系了一下学长,问了一些复试相关的事情,还获得了宝贵的复试真题。
总之专业课的复习需要在择校的时候就想好,然后获取足够的资料,再全力复习。
总结:
    纵观我整个考研过程,优缺点都有,最应该借鉴的优点是10月份开始全力复习之后的复习状态,基本每天6点起床,12点睡觉,手机放在寝室,全天浸泡在图书馆,其实我从来不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的人,有时坐了一上午只认真学习了一两个小时,但我能保证在没有认真学习的时候也坐在图书馆,没有去翻手机,没有玩电脑,就算是在双目无神的翻书,脑袋里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那也是一种距离认真学习最近的状态。就算控制不了精神,但是能够驾驭这个躯体,我的人就坐在书本面前,随时准备精神状态也到位,可以出现最大可能的全身心的投入状态。这是我用来“静”心的方法。
    缺点是总体复习时间太靠后了,虽说不管从什么时候复习,最后都会有复习不完的感觉,因为复习很难面面俱到,但我还是认为我的时间没够用,就拿政治来说,肖秀荣1000题都没做完,英语只做过阅读等等;再一个复习期间难免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状态,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两周,基本都不做题了,看了、会了就过,这样也不对,导致数学考试时答题找不到状态;最后一个缺点可能就是考研相关资讯的关注度不够,这点很重要,至少要知道目标院校的招收人数,推免多少,留了多少名额给统考;历年分数线、报录比等等数据。努力了一年,最终却被“只招收一人”这样的客观原因击败就太可惜了。
    最后,无论在大四这个关口选择了哪条路,都要一往无前的大步走下去。不要踌躇不选,也不要徘徊不行。学长的经验看看也就算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少走弯路就行,但是直路也不只那一条。我所写的经验最想达到的目的是激起后来同学奋起努力的决心,甚至只要成为一个契机、一个引子也好,将你的野心付诸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脑子里,更不是停在心里,而是放在手上。天道酬勤,你我共勉。
资料分享:
    张宇考研数学视频:链接:http://pan.baidu.com/s/1qYIeZqk 密码:4fl0
    专业课初复试资料:想考东南通信或信号的专业课有了这些绝对足够了!
链接:http://pan.baidu.com/s/1pLQo6pX 密码:yw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