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弟学妹谈经验系列之十八

时间:2012-05-03浏览:884

                                              ——王岩同学考上北京科技大学的经验介绍

        王岩简介:国家级先进班集体安全工程专业2008届毕业生,班级综合测评第一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省优秀毕业生,多次一等奖学金获得者,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放弃保送本校的机会以初试377分的成绩考上北京科技大学,并取得北京科技大学第一名的成绩,目前就职于中冶京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最近,一直有理工的学弟学妹打来电话,向我咨询有关考研的事情,每每接到这类电话,我都充满了自豪感,能够得到学弟学妹们的信任、并能给予她们我力所能及的帮助是我感到十分荣幸的一件事。但与此同时,心中也不乏会产生许多联想,自己当年从准备考研那一刻到现在的点点滴滴仿佛发生在昨天。 
        我是属于有考研这个想法比较早的那一批人。还没跨进大学的校园,我就对自己那糟糕的高考成绩感到十分不满,几经犹豫过后,我决定不复读,但是必须考研。抱着这样一个信念,一来到大学,我就开始了天天上自习的生活。好不容易等来了准备考研那一年,我下定决心,坚决不找工作、坚决不考虑保送,一心考研。可是准备考研这一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与其说这是一场辛苦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因为复习考研期间,人的心里是极其脆弱和敏感的,至少我是这样。 
        当时,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去报各种考研辅导班,我也参加了,还报了一个全程辅导,从基础到冲刺开始每节课都坚持去听,生怕自己漏听哪个名师口中所谓的“绝密信息”,当然这个报考费用也是很高的。现在回头想想,不能说参加辅导班没有效果,但所有的辅导课程都听也确实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有选择性的听那么一两个还是很有效的,它可以使处在准备期的同学增加自信,复习起来有重点可依。 
        在备考那段时间,每天都重复着做同样事情的事情,那就是无休止的上自习,所以一到吃饭的时间,大家都会准时出现,然后一同去吃晚饭便成了我们“考研一族”每天最大的乐趣。尤其到临近考研的一段日子里,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有些不自信,未来有些渺茫,看着别的同学都找到了好的工作,无忧无虑的在操场上散步、出去逛街,就会觉得自己很茫然,因为不知道考研的结果会是怎么样,万一失手,丢人是小,错过了好的工作机会可真的后悔莫及啊!但是现在我的感受是,既然决定考研就一定要有自信,既然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怎么会有失败的可能。“贵在坚持”这四个字对于考研的人来说绝对是致胜的法宝。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这一届考研的最后基本上都考上了,可谓是皆大欢喜。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就会觉得考研其实没有那么恐怖,这个坚持的过程其实是对人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的一种锻炼。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考研那一年才是我大学生涯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是值得永远珍藏的美好回忆。 
        凭着初试还算可以的成绩,再加上复试的超常发挥,我的研究生生活是以北科大安全专业总成绩第一名拉开序幕的。但是,入学后我很快就发现,这个光环属于勤奋的过去,并不能代表美好的未来。我渐渐体会到自己与别的同学之间动手能力上的差异,为人处事上的欠缺。当我看到自己的导师一端起杯子就有人往里面加水,一起身要走就有人把外套递过来,等等这一些小细节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研究生要在做好研究的基础上还得逐渐学会社会上的一些为人处事的方式。假若你有幸被导师带出去谈项目,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学生而对你有任何关照。平时,一定要把导师或任何师兄师姐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好,包括你认为很枯燥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干的好,不一定会得到导师的表扬,干不好,则所有人都会知道、会谈论,而且有可能做的工作越多,得到批评的机会就越多。 
        然而,研究生绝不是传说中的“廉价劳动力”,而是“无偿劳动力”。当然,所跟的导师不同,研究生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我就是过着那种被寝室的同学羡慕的不得了的从早忙到晚的生活,每天手中有翻译不完的英文资料,经常会被派去和厂家联系买设备、买仪器,偶尔也到郊区去做个试验,任务急的时候常常忙到凌晨3点,早上6点起床继续开工,也许是我们导师的项目比较多吧,好像我们项目组的人经常过这种起早贪晚的生活。忙完一阵后大睡一觉,也挺舒服的。不过,也有的同学整天在寝室里看电视、玩游戏等着毕业,也许他们看起来更潇洒一些吧。生活怎样都能过,关键是看自己追求的是怎样一种活法。 
        偶尔和已经工作的同学聊聊天,他们有的工资待遇很好,有的也十分辛苦,聊天中,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怀念上学的时光。我现在已经参加工作在中冶京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我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因为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